中国人权律师的生存空间越见缩小,曾代理温州十字架维权案、并为法律学者许志永和白纸运动纪录片导演陈品霖提供协助的中国人权律师方县桂,因呼吁欧盟制裁中国,也踏上流亡之路。他接受本台专访,细说他流亡的原因和如何看中国人权律师的处境。
在中国从事人权律师工作超过10年的方县桂去年参加欧盟的人权活动,在与官员见面时曾呼吁制裁中国,消息被洩漏,导致他与家人走上流亡之路。方县桂表示,离开中国后,与家人辗转到英国申请政治庇护。他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做人权律师时也曾到过日、台和欧洲各地参加人权活动,分享中国人权律师和异见者的最新状况,没想因此要被迫流亡。
方县桂说:“去年就是因为参加在布鲁塞尔的(欧盟人权)活动,收到了2个独立的信息源,就说我们这个活动被泄露了。而且居然还知道我在欧盟议会当中和议员的呼吁,呼吁他们制裁中国。后来我自己都忘了我怎么说的,但是别人都说出来了。我其实参加了很多的境外的人权活动,做了很多的安全方面的防范,包括国内的手机是不带的,电脑里面也是不开微信的。这些情况发生了之后,对我来讲是属于非常意外的一个事件。虽然组织方会选靠谱的这些议员和官员来跟我们见面,但是没有办法做到绝对安全。共产党现在是有这个实力,可以统战全世界。”
方县桂忧流亡遭遇影响国际组织不敢与人权律师交流
他认为,制裁呼吁外漏的事件,反映中国在海外的统战和渗透无孔不入。他认为,事件除了影响他和家人外,也会增加国际组织接触中国人权律师的心理担忧和影响交流。
方县桂说:“曾经我们说国家强大了,我们就不会受欺负了。现在我发现是国家强大了,没人敢救我们。鉴于中国这现在这种管控的力度,他们(国际团体)不太愿意去邀请中国的人权律师来出来交流。听到这方面我也觉得很遗憾,因为海外关注更少了,在国内做这些案件的律师们,我们会觉得很孤单。因为我们会觉得好像做了这些事情都没有朋友们去关注,觉得我们只是一个默默的历史见证者。”
人权律师群体越见沉默 方县桂:以不发声换取辩护空间
方县桂表示,过去10多年亲身见证中国人权状况如何每况愈下。他表示,刚投身人权法律圈子工作时,还有空间能为温州十字架被拆等宗教维权案件做辩护。但到了709大抓捕时,当局已用绑架等手段对付人权律师和工作者,自己也不仅一次被捕和关押。他表示,当局出重手打击,使中国人权律师圈子变得沉默,但不代表大家已放弃,还有一批人权律师默默在为维权事件当中的受害人辩护,只是做法与以往不同。
方县桂说:“中国的人权状况肯定是越来越糟糕的。习近平这个时代有明显的倒退。人权律师做人权案件,在现在来讲就是只做不说。只是为这个案件去辩护,我不对外讲,我不对外去接受采访,我也不对外发声,目前来讲空间还是有限的。但是又做又说就非常麻烦,就是很容易就能够去把你的律师证吊销,甚至要抓捕。慢慢的你会发现就是说很多人为这些人权案件辩护的话,判决书外头是看不到的,这个辩护词也是看不到的。说实在的,很多律师现在不太愿意去做,很深度的去分享,这是很严重的自我设限。从人权捍卫者和人权律师的这个表现来看,就已经是给自己上了一个很重的枷锁。”
因六四投身人权工作 方县桂最记挂纪录白纸运动的陈品霖
主修工程的方县桂表示,因为大学时看过讲述1989年学生运动的纪录片,深受启发,选择做法律工作,决心要为民众发声,专门代理普通律师不敢接的敏感案件,像为法律学者许志永和白纸运动纪录片导演陈品霖做辩护等。又说,自己对六四有情结,也特别对陈品霖留有很深的印象。
方县桂说:“中国这么几十年以来,就是特别是八九之后,其实很少看到有这种大规模和群体性表达政治诉求,白纸运动是一个很伟大的年轻人涌现出来的一个抗争行动,是非常了不得的。为陈品霖辩护,我发现他的价值观和理念,跟我们(人权律师)是高度一致的。他的纪录片对于保留群体性抗争的运动,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佩服他的勇气,为他去辩护其实对我自己来讲也是蛮有成就感的。”
他表示,从没有后悔当人权律师的选择,认为只有参与人权工作才能实践他心中的抱负。突然退出中国的人权最前线,最放不下的是还在跟进的案件和被告人。但他相信,身处海外能继续说中国的人权故事,也是在推动中国人权发展。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