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中共曾经的二号人物刘少奇被定性成了“叛徒、内奸、工贼”,彻底终结了政治生命。一年多以后,他死在了河南开封的一处地下室。毛泽东彻底毁灭了他在文革前夕的最大政治对手刘少奇,但这还远不是中共
在“清理阶级队伍”开始后,中共又展开了“清查五一六”和“一打三反”两场政治运动,将屠杀推向了更大的规模。在“一打三反”运动中,有大量思想者被害。至于“清查五一六”运动,则在疯狂残酷之外,透露着一种浓厚的“无厘头”色彩。
1968年,一场名为“清理阶级队伍”的政治运动展开,将文革带入了极为血腥的一幕。这场运动是一次异常惨烈的政治镇压,它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极为惊人,超过了文革武斗。
1968年8月,毛泽东向清华工宣队赠送了一篮芒果。很快,事情就向魔幻的方向发展而去,芒果成为了一种被邪教式崇拜的对象,这股芒果邪教之风从北京刮向了中共治下的各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68年7月27日,大批工宣队人员开进了清华大学,造反派覆灭,标志着“三年文革”走向终结。毛泽东在这一事件中有句名言“黑手就是我”,暂且将这一事件命名为“黑手行动”。
1968年春夏,北大、清华等北京高校中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其中以清华百日大武斗最为知名。武斗的双方从冷兵器交战开始,后来演变为热兵器交火。不过,当年7月27日,整个文革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
1967年,北京的中学红卫兵分裂成了相对激进的四三派和相对温和的四四派。其中,四三派的文章《论新思潮——四三派宣言》,成为了激进造反派论述他们政治立场的重要文章。
在文革造反派中,存在着立场更温和、更激进的两类不同组织。这两类组织背后的政治观点有什么差异?我们可以以温和造反派的重要文献《四一四思潮必胜》,先来看看温和造反派在想些什么。
在老红卫兵倒台后,北京的造反派红卫兵们发生了分裂。其中,大专院校红卫兵们分成了天派、地派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武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是真的都疯了吗?
1968年3月,中共上层发生了一场名为“杨余傅事件”的政治清洗,中共军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空军政委余立金、北京卫戍区司令傅崇碧宣告倒台。这起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