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本月初帶領執政工黨贏得大選,成功連任,惟競選期間他表示基於國家利益,政府計劃收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達爾文港(Darwin Port)的營運權;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回應稱:「在港口虧損時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時將其收回,這在道義上是欠妥的。」
達爾文港是全澳洲最北面和最靠近亞洲的深水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遭日軍轟炸,2012年起成為美軍輪駐達爾文部隊(MRF-D)的派駐地點,駐有約2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中國嵐橋集團澳洲子公司(Landbridge Group Australia)在2015年以5.06億澳元,取得達爾文港99年租用權,一度引來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批評。
由於中國嵐橋集團董事長葉成曾擔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因此嵐橋集團承租達爾文港亦持續成為澳洲國安爭議焦點。澳洲國會2020年12月通過「澳洲對外關係(州和領地協議)法2020」(Australia’s Foreign Relations〔State and Territory Arrangements〕Act 2020),授權聯邦政府可依法撤銷地方政府與外國機構所簽訂的協議。
「應得到鼓勵而不是懲罰」
阿爾巴尼斯在4月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政府希望達爾文港「掌握在澳洲人手中」,如果找不到私人買家,政府也會直接出手買下港口。
中國駐澳洲大使館網站周日(25日)發布,肖千上周四(22日)回應傳媒提問,他表示,嵐橋集團是透過公開競標程序獲得達爾文港租約,完全符合澳洲法律規定和市場規則,10年來,嵐橋集團進行了大量投資,幫助港口經營狀況轉虧為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樣的企業和項目應得到鼓勵而不是懲罰。」
肖千強調,有關租約屬於商業合同,希望澳方能客觀看待達爾文港項目,認真履行對合同的嚴肅承諾,尊重企業從發展需要出發作出的自主決策,他謂,中澳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應相互信任,互利合作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希望澳洲聯邦政府和北領地政府能為中國企業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