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克莉絲蒂・諾姆(Kristi Noem)周四(22日)下令,撤銷哈佛大學「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SEVP)認證。此舉意味哈佛自即日起不得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外籍學生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學生簽證身分。
國土安全部指控哈佛校方縱容反美、支持恐怖主義的激進分子在校園內滋擾學生,甚至對多名猶太學生進行人身攻擊,嚴重破壞校園秩序與學術自由。當局指出,這些激進者中有不少為外籍學生。此外,哈佛被指與中國共產黨有協同行動,包括接待並訓練涉入新疆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的中共準軍事組織成員。
諾姆表示,聯邦政府將追究哈佛在校園煽動暴力、反猶主義,兼且與中共合作的責任。她指出,能夠招收外籍學生並享受其學費收入是學術機構的一項特權,而非無條件的權利。哈佛曾有多次機會糾正,但選擇拒絕配合,因而喪失SEVP資格。她並強調,此行動將成為對全美高校的警示。
據2024年的公開數字,哈佛大學共有6,703名國際學生,其中來自中國的學生人數為1,203人,約佔國際學生總數的18%。此外,根據哈佛大學全球支援服務部門的資料,每年約有1,800至2,300名中國學生和學者在哈佛學習或研究。
國土安全部曾於今年4月16日要求哈佛大學提交校內外籍學生涉及刑事或不當行為的詳細資料,並警告若不配合將面臨資格撤銷。國安部亦於上月取消對哈佛約270萬美元的聯邦撥款。
報告指出,哈佛不僅拒絕提供相關資料,亦未回應國土安全部總法律顧問辦公室的後續催促。諾姆表示,她正在履行保護學生安全與防止恐怖分子或其支持者受益於美國資源的承諾。
哈佛大學於周五表示,已聘請律師計劃提出訴訟,指控美國政府干預學術自由。
哈佛大學的聲明說: 「這是政府最新一次明顯的報復行為,針對哈佛行使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權利,包括拒絕政府干預其校務治理、課程設計,以及對教職員與學生思想的控制。」
香港院校願接收哈佛「優質學生」
在香港,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趁機吸納受影響學生,有大學更即時表示可以接收這批學生。
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接受港媒訪問時說,事件對美國學術自由造成影響,對於當地國際留學生帶來信心危機,香港八間資助大學可以在這段時間合作,為受影響學生提供支援,吸引他們到香港升學,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業教育樞紐,加強深化國際合作。
香港科技大學今天隨即表示,已成立專責小組,協助處理提供學分轉移、以及簽證、住宿等支援,確保學生順利過渡。 校方稱希望做法可確保優秀的學生,可不受干擾實現學習目標,相信可順應全球學術不斷變化的環境,強化科大營造多元化及世界級學習環境的承諾。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