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最新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曾被譽為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全球180個國家地區排名,較去年下跌5位至140,並首次跌入「狀況惡劣」區域,與中國及北韓看齊;報告形容全球新聞自由更首次陷入「狀況艱難」,更指新聞自由受到威脅,「沒有經濟獨立就沒有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RSF)在周六(3日)的「世界新聞自由日」前夕公布《世界新聞自由指數》,評估180個國家及地區的新聞自由,評分從0至100。過去最高世界排名第18位、成為亞洲新聞自由程度最佳的香港,今年較去年再下跌5位至140,得分由去年43.06降至39.86,同為不合格分數,更首次跌入「狀況惡劣」區域,與排名尾3的中國及尾2的北韓看齊。
報告分析,香港自《國安法》及《23條》實施,香港新聞自由每況越下,導致新聞編採部門關閉、記者要流亡,而《立場新聞》兩名總編更被判刑,成為史上首次僅因正常報道被定罪與監禁的記者案例,打開了檢控記者的先例之門。
現時不少海外港人經營離散媒體,無國界記者駐台北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則指出,離散媒體面對財政不穩及被監控等困難,而中國跨境打壓更是越來越嚴重。
而在亞太區中,排最前的繼續為新西蘭,排第16,其次則為第24的台灣及第29的澳洲。中國則下跌6位至178,更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記者監獄」,並對全球新聞業與知情權展開打壓。

無國界記者:特朗普令媒體生態加速惡化
除了政治因素,無國界記者亦指出「脆弱經濟」成為新聞自由一大威脅:「沒有經濟獨立就沒有新聞自由」。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的經濟指標為歷史新低,全球新聞自由更「狀況艱難」。180個地區中,88.9%即160個地區的媒體「難以」或「完全無法」達到財政穩定,而美國更被稱為「媒體經濟蕭條最嚴重國家」,全球排名下降2名至第57。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令媒體生態加速惡化,美國國際媒體署資金被中斷,白奧蘭表示,將令全球逾4億人失去取得可靠資訊途徑:「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看待這件事(we see this with great sadness)。」她又指,如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倒閉,影響深遠,中國境內人士將無法獲得未經監控資訊,亦失去為他們發聲的媒體;盼美國法官及國會能支持這些媒體繼續運作。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