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美方多次主動希望談」 中國商務部:正進行評估

美中兩國相互加徵高額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指關稅戰是否降溫得由中方決定;中國商務部周五(2日)表態稱,正在評估與美國針對經貿問題進行談判。

中國商務部官網透過「答記者問」方式釋出有關訊息,發言人說,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層多次表態,表示願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同時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訊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在此之前,北京一直否認與美國進行貿易磋商,並強調華府沒有實質性舉動前,沒必要和美方談。

雖然態度放軟,但發言人強調「中方立場始終如一,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關稅戰、貿易戰是由美方單方發起的,美方想談就應拿出談的誠意,要在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加徵關稅等問題上做好準備,拿出行動」。

強調勿「以談為幌子搞脅迫訛詐」

發言人又謂,注意到美方近期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惟「任何可能的對話、會談中,如果美方不糾正錯誤的單邊關稅措施,說明美方完全沒有誠意,而且會進一步損害雙方互信;說一套、做一套,甚至試圖以談為幌子,搞脅迫訛詐,在中方這裡是行不通的。」

貝森特日前在《CNBC》的訪問中表示,美國政府各部門都與中國保持接觸,就貿易談判而言,關稅戰是否降溫得由中方決定,相信中國近期豁免部分美國貨品關稅,顯示有意緩和緊張局勢;他說,中國對美出口是美國對華出口的5倍,彼此課徵120%、145%的高額關稅難以持久。

貝森特形容美中關係複雜,而中國侵略性的經濟模式,把獲得補貼商品被賣到美國不是長久的商業模式,「中國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向美國銷售獲補貼的廉價產品基礎上,一旦中止,經濟也將隨之停滯,因此他們會談判。」

經濟下行難靠提振內需替代出口

英國廣播公司(BBC)周四(1日)的報道指出,中國近5年來房價一路下跌,開發商卻繼續蓋,分析師預測今年房價將下跌2.5%,同時,中國還面臨消費信心下滑、年輕人就業等經濟問題,近月因經濟問題引發的抗議亦明顯增加;美中貿易戰的出現,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將危機轉化為改革契機,不斷提出要擴大內需提振經濟,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聶輝華認為,在當前經濟趨緩壓力下,短期內內需不太可能實質擴張,「以內需替代出口,還需要時間」。

報道指出,即使美中雙方未來展開談判,中國仍將持續其長期戰略方向,重新審視自身體質,未來能否解決自身經濟長期問題,端視北京的決策,而非華盛頓的舉措。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