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國家調查局(NBI)日前拘捕一名持澳門特區護照的中國男子,指其涉嫌在選舉委員會(Comelec)辦公室附近操作具監控功能的裝置。事件發生於中期選舉前不足兩周之際,引起當地高度關注,亦被視為中菲緊張關係升溫的延續。
涉案男子曾現身最高法院及美使館周邊
據NBI發言人拉文(Ferdinand Lavin)周三(4月30日)表示,被捕男子疑曾3度前往Comelec大樓範圍,並使用一種被稱為「IMSI捕捉器」的裝置。該設備可模擬手機訊號塔,在1至3公里範圍內截取通訊資料。當局又指,該男子曾出現在包括菲律賓最高法院、司法部及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等敏感地點,具潛在國安風險。
中國外交部否認干預 籲勿借題發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周三被問及事件時表示,中方「不會也無意干涉菲律賓內政」,又稱個別菲律賓政治人物「不應借機炒作涉華議題,無中生有,圖謀私利」。中國外交部未有正面回應該男子是否與中方有關聯。
今年4月初,中方曾宣布拘留3名涉嫌間諜活動的菲律賓人,被視為回應菲方稍早拘捕5名中國公民,有關互動被外界解讀為兩國近期緊張關係的其中一個表徵。
簽署新西蘭防務協議 冀加強戰略合作
上述事件發生之際,菲律賓與新西蘭簽署雙邊防務合作協議,容許雙方軍方部隊在對方領土內進行部署與訓練。新西蘭國防部長柯林斯(Judith Collins)表示,協議反映兩國對「以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面對挑戰的共同憂慮。她指出,雙方均認為現時區域戰略環境正持續惡化。
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 Teodoro)在談及協議時未點名中國,但批評部分國家試圖重塑國際法秩序。他又提到中國在南海所提出的「九段線」主權主張,強調馬尼拉將繼續透過外交及軍事合作回應挑戰。
2016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裁定中國「九段線」主張不具法律效力,支持菲律賓對南海部分海域的主權聲索。惟中方至今未有接納裁決,並持續於相關海域進行巡邏、填海造島及部署軍事設施。
外交防務動作頻仍 傳與加法商討協議
除與新西蘭簽署協議外,菲律賓亦正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安全合作。馬尼拉本周與東京達成共識,將展開防務協議談判,並加強情報共享,以應對東海與南海潛在衝突風險。
另有報道指,菲政府亦正與加拿大及法國接觸,探討簽署防務合作協議的可能性。分析認為,馬尼拉正致力構建更廣泛的國際安全網絡,以平衡來自中國的戰略壓力。
編輯:梁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