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升溫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推動外交攻勢,試圖團結國際社會對抗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貿易強硬立場。北京加強遊說與美方談判的國家,宣稱美國行為霸道,並不可信:而特朗普則利用對中國以外國家的90日關稅寬限期,爭取簽訂雙邊貿易協議,尋求拉攏盟友圍堵中國。
中國斥美「霸凌」 籲各國團結反制
《彭博社》周二(29日)報道,習近平拒絕與特朗普通話,並要求美方取消所謂「對等關稅」,但美國則堅持中國應先作出讓步。中國政府藉此自我定位為維護國際規則秩序的角色,呼籲其他國家與北京站在同一陣線,反制美方貿易打壓。
相關報道
中國外交部日前發布附有英文字幕的影片,批評美國為「帝國主義勢力」,指責華府過去壓制日本出口、打擊東芝等亞洲企業的手法等同經濟霸凌。影片警告:「向霸凌者低頭,如飲鴆止渴,只會令危機惡化。」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上周在華盛頓向美方官員表示,美國「嚴重侵犯」中國合法權益。中國外長王毅則在巴西出席金磚峰會時直言,若各國對美國施壓「保持沉默或退讓」,只會讓霸權行徑更無忌憚。
評論:中國施壓造福他國
報道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認為,美中爭端不僅是雙邊問題,更關乎全球貿易體系的未來。吳心伯曾於去年率領中國外交部代表團赴美會晤政界人士,他指出其他政府應該意識到北京的努力對他們也有利。「若不是中國挺身對抗美國,美國怎會給他們90天的暫緩期?」他直言:「她們應該感謝中國。」
歐洲態度曖昧 憂中國軍事行動與對俄立場
報道指,儘管歐盟等美國盟友普遍反對特朗普的單邊關稅措施,但對於與中國靠得太近亦保持警惕,憂慮北京在台灣及南海的軍事舉動,以及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引起歐洲反感。
有國家擔心,若美中貿易對峙升級,將促使中國廉價商品改道流入其市場,帶來經濟壓力。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七國集團(G7)已同意鼓勵北京處理內部經濟失衡問題,減少外溢風險。
中方出招修好宿敵 解凍中韓中印關係
為反制特朗普構建反中陣線,北京近期積極修補與部分地區對手的關係,包括計劃下月舉辦9年來首場韓國流行音樂會,被視為有望解除2016年因部署薩德系統而對韓實施的「限韓令」。
據《共同社》引述日本政府消息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月致函日本首相石破茂,呼籲日方與北京協力回應美方關稅壓力。日本官員透露,東京暫不傾向加入美方組織的反華聯盟,因中國是其最大貿易夥伴。
知情人士指出,在上月中印邊界談判中,北京對爭議問題表現出罕見的柔和態度,包括放牧權等具爭議議題的立場亦趨保守。北京更提議恢復有關邊境地區的朝聖活動,並計劃擴大進口印度產品,協助新德里縮小貿易逆差。
外交攻勢遍及多地 澳洲、拉美成焦點
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近日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美國關稅將世界拖回叢林法則》,批評特朗普關稅政策,甚至調侃美方「連企鵝都無法倖免於貿易戰」,暗指其政策之極端與廣泛。
中國亦部署低階外交人員及地方官員積極出訪,尋求新市場出口機會。消息指,中央鼓勵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主動開拓海外市場,特別關注政策透明、經濟潛力大的拉丁美洲國家,如阿根廷等。
分析:難瓦解美盟友陣線但添變數
《彭博社》的報道引述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政治研究員湯尼爾.湯瑪斯(Neil Thomas)指出,北京外交攻勢未必能令美國盟友倒向中國,但足以令特朗普政府難以整合統一戰線,推動出口管制、聯合軍演等多邊措施。
編輯:梁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