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國「紅通」施壓全球異見者 馬雲也捲入秘密勸返行動

中國多年來以打擊「外逃貪官」為由,透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出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追捕身處海外的商人及異見人士。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聯同多國傳媒發表長篇報道,披露中國當局如何透過非正式手段,包括凍結資產、施壓家屬,甚至動用馬雲等知名人士「勸返」,令國際刑警系統淪為政治工具。

報道以法國波爾多一名華裔商人H為例,指出他2021年接獲馬雲來電,對方自稱受中國官方委託,要求他回國協助調查前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涉貪案件。H其後被指涉洗黑錢並遭紅通通緝,但案件與孫案並無明確關聯。法國法院最終駁回引渡要求,認定案情涉及政治考量。


相關報道


馬雲被指協助勸返 當事人籲慎回國

事發於2021年春季,當時H因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在波爾多機場被捕。據ICIJ掌握的錄音及法院紀錄,馬雲致電H時表示:「他們說只有我能夠勸你回來。我自己覺得,你也沒別的路,他現在給你這個政策,如果你現在不回來,他一定是往死裡弄你。」

H在錄音中質疑對方保證的真實性:「如果把孫力軍的事講清楚,他一定不追究(我)。他是跟你保證嗎?別人的話我信不過啊現在。」又指自己姐姐已被拘押,「這就是威脅我」。

H本人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馬雲並未回覆ICIJ的置評請求。

香港高官曾國衞、中聯辦高層李江舟亦涉事

報道又指,除馬雲外,H在羈押期間,亦接到來自中國多位安全部門及政治高層的電話,包括香港時任政務司副司長曾國衞、時任中聯辦高層李江舟。報道引述曾國衞告訴H:「他們來來去去還是那兩招,第一個把你所有錢給你凍結了,第二個就是拿你家裡人威脅你。」

錄音中,李江舟表明只要H願意配合,即可撤銷通緝,釋放家人並解凍銀行戶口。李江舟說:「你就盡快回來吧,回到香港,你紅通都可以除(撤銷)。你跟他們(調查人員)見了面(之後),其他的事情呢?我都可以再問一下。」

最終,H選擇不返回中國。李江舟和曾國衛未對ICIJ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法國法院駁回引渡 指控未構罪且涉政治

H案於2021年7月獲法國波爾多上訴法院駁回引渡申請。法院認為,中方所控洗錢行為在法國未構成罪行,且中國方面通過非正式手段,如恐嚇及利誘,違反程序公義。

其後,國際刑警亦批准將H從資料庫中除名,儘管該機構強調未認定自身有錯,但承認案件帶有政治風險。

趙薇與H低調離婚 所涉商業網絡疑遭清洗

據報道,H與其前妻趙薇曾為中國娛樂與金融界權勢夫妻。H案件爆出後,趙薇主演作品於中國平台全面下架,兩人亦悄然離婚。趙薇其後甚少露面,直至去年底才在微博表示「不願再與前夫有所牽連」。ICIJ嘗試聯繫趙薇,但未獲回應。

政治案件包裝成金融罪名 律師批制度缺問責

報道指出,紅通一般用於追捕跨國罪犯,但ICIJ調查近300宗中國涉案個案,發現當中不少為異見人士、宗教團體成員,或因拒絕向官員讓利而遭報復的商人。當局常以「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為罪名發出紅通,但實質多具政治動機。

曾任國際刑警控制委員會(CCF)官員馬格里(Charlie Magri)指出,該機構審查紅通申請時過度依賴申請國資料,「帶有政治動機的紅色通緝令申請,仍有可能蒙混過關。」

近年紅通申訴激增 中國未列為高風險濫用國

ICIJ指出,紅通數量自2014年以來穩步上升,至2023年多達12,000宗。同期,申請更正或刪除紅通的個案亦大增350%。然而,中國未被國際刑警列入濫用名單之列。

斯洛文尼亞內政部證實,中國未在6個已被採取糾正措施的會員國之列。馬格里認為,國際刑警應公開違規名單,以維護制度公信力。

異見商人、維吾爾人權倡議者等均為目標

報道又列出多宗類似個案,包括美國華商唐浩、在意大利被羈押的前網貸公司女董事長Z、長年被中國通緝的維吾爾活動人士雅普昌、及曾被兩度拘捕的民主活動人士高建煥等。

報道指出,中國當局不時動用恐嚇、監控、家屬施壓等手段,令海外異見者「人在國外,壓力如影隨形」。

國際刑警組織發言人回應ICIJ查詢時重申,該機構致力防止政治濫用,並稱審查程序將持續改善。中國外交部則強調「尊重國際法」,未回應具體指控。

編輯:梁君安